一、筋长一寸 寿延十年
钟健夫
俗话说:“老筋太短,寿命难长!”
其实,中国民间的许多俗语,早
已将“健康”、“寿命”与“筋长”紧密联系起来。比如:“运动强筋骨,吐纳肺腑良。”“老人多摇扇,筋骨更舒展。”“老筋长,寿命长!”“筋长一寸,寿延
十年。”这些俗语听起来很朴素,却有深刻的医学内涵,是数千年来中国民间养生保健经验的口头传承。
1、筋
早在《易经》中,就有“筋”一词,《易•系辞》说:“筋乃人身之经络,骨节之外,肌肉之内,四肢百骸,无处非筋,无处非络,联络周身,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。”由此可见,最初的“筋”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。
《黄帝内经》分“灵枢”和“素问”两大部分。其中《灵枢•经脉》说:“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。”东汉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,也从字面上对筋进行解释:“肉之力也。从月从力,所以明其义也。从竹者,以竹之为物多节,所以明其形也。”
《素问•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肝之合筋也,其荣爪也。”头面躯肢病征状态,通过经筋网络汇集于指端的爪甲。脏腑荣枯,气血盛衰,皆可由于经筋的传导引起指甲的变化。因此,有“爪为筋之余”的说法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的《灵枢•经筋》篇,是专门介绍人体十二经筋的,如:“足太阳之筋,起于足小趾,上结于踝,邪上结于膝……”
2、经筋的生理功能
1)连缀百骸,维络周身
十二经筋纵横交错,结聚散络,广泛分布于四肢、头面、躯干等全身各部分,支撑人体的坐立行走,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。
2)约束骨骼,主司关节运动
经筋附着、连属于骨骼,结聚于关节,通过对骨骼的约束和连缀,使整个躯体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态和位置。
3)固护体表,抵御外邪
人体筋肉组织以其刚劲柔韧充实于体表与四肢,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腑经络的外围体系。
4)维络器官,固定七孔
十二经筋不仅连缀百骸,还分布于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舌、阴器等部位,对这些器官功能活动起着维系作用。
3、筋缩导致的结果
筋
缩是人体衰老的原因,也是人体衰老的结果。人老了,眼花,耳聋,腰驼,背弓,腿僵,浑身没劲。相反,你看见一个高龄老人,眼不花,耳不聋,腰不驼,背不
弓,腿脚灵活,浑身轻松,你一定会相信他还能活很长时间。从中医角度看,衰老与精气虚衰,气血失常有关。而十二经筋,不仅连缀百骸,还分布于眼、耳、口、
鼻、舌、阴器等部位,对这些器官功能活动起着维系作用。所谓“骨正筋柔,气血自流”,自然会让人的五官等减缓衰老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